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科技动态详细

我院张益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06-07 17:19 作者: 党委办公室

5月20日,我院张益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揭示了伏隔核多巴胺D1受体神经元-腹侧苍白球通路调控小鼠七氟醚麻醉过程,研究成果“Dopamine D1-receptor-expressing pathway from the nucleus accumbens to ventral pallidum mediated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mice”在国际期刊《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科学与治疗学)以研究长文(original research)形式发表。(该期刊在神经科学期刊中排名44/275,药理学与药剂学期刊中排名31/279,影响因子7.035,中科院1区,为TOP期刊)

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导致意识消失和恢复的机制仍未明确。众多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可逆性意识消失可能与睡眠-觉醒系统相关。该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微注射多巴胺受体1(D1R)激动剂到睡眠觉醒核团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可促进异氟醚麻醉小鼠的苏醒;在七氟醚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NAc细胞外多巴胺递质浓度明显降低,表明NAc的多巴胺递质及其受体在麻醉中发挥作用。然而伏隔核表达多巴胺D1R受体神经元(NAcD1R神经元)在麻醉中的作用及其下游调控机制仍然未知。本研究利用光纤钙信号、光遗传学、神经递质探针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发现,七氟醚可抑制NAcD1R神经元活性及其在腹侧苍白球(ventral pallidum, VP)投射神经元的活性,同时发现在七氟醚麻醉下NAcD1R和VP神经元中c-Fos(神经元活性的标志物)表达下降。光遗传学激活/抑制NAcD1R神经元及其在VP的投射末梢,发现光激活后可加速小鼠七氟醚麻醉苏醒,脑电图慢波活动减少,麻醉维持期脑电爆发性抑制率也较对照组降低,光抑制后产生相反的效应。此外,检测到在七氟醚麻醉诱导期间VP细胞外GABA递质水平下降,麻醉苏醒期GABA递质浓度上升。该研究阐述了NAcD1R-VP通路在调节七氟醚麻醉中重要作用,且其可能与调控VP细胞外GABA递质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为全身麻醉作用机制研究及新型全身麻醉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有助于研究临床麻醉苏醒延迟等相关并发症,为助力高质量临床麻醉工作提供新的动力。

我院麻醉科张洁主治医师、麻醉学研究生彭仪婷为共同第一作者,麻醉科张益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遵义医科大学张宇教授、刘程曦博士以及我院麻醉科袁城栋博士等协助,同时有赖于遵义医科大学教育部麻醉与器官保护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及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大力支持。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11/cns.14267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院张益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就诊时间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特色诊疗 医院导航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