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是技术、仪器、设备等医疗水平先进的学科。 一、人员结构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医师7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人,具有在读博士1人,硕士3人。护理人员12人。曾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研修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及护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一支管理严格、治学严谨、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 二、下设机构 呼吸科设有全日制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肺功能室及支气管镜室。病房核定床位数44张,其中呼吸重症监护病区床位6张。 三、开展项目: 呼吸内镜室:拥有目前最先进电子支气管镜3台、电子支气管镜细镜1台、电子支气管镜1台、电磁导航气管内镜定位系统1台、钬激光治疗机1台、呼吸冷冻机及呼吸系统工作站(APC+VIO)。 主要开展的诊断性项目: 1.常规及无痛支气管镜检查 2.荧光支气管镜检查(AFI) 3.支气管镜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TBNA) 4.支气管镜下肺活检术(TBLB) 5.超声支气管镜检查:EBUS-TBNA 6.电磁导航气管内镜定位+超细支气管镜 7.内科胸腔镜检查 8.冷冻肺活检 主要开展的治疗性项目: 1.异物摘取术:异物钳、网兜、冻取 2.高频电治疗:高频电切、高频电凝、高频电圈套 3.氩气刀治疗 4.激光治疗 5.高压球囊扩张术 6.冷冻治疗 7.内科肺减容术,支气管胸膜瘘封堵术(EBV) 8.经电磁导航微波消融术、冷冻术、术前染色、标记物定位 9.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我科呼吸内镜室试营业1月期间完成各项气管镜下检查及治疗40余列,并完成全肺灌洗1例,经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氩气支气管再通治疗1例,极大满足了本科室、本院其他科室及周边医院的诊疗需求。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我科RICU现开放床位6张,配备先进的中央控制多功能电脑监护系统1台、多参数监护仪6台、无创呼吸机5台及血气分析仪1台,并同时配备床边纤维支气管镜、除颤仪各1台。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监护和诊疗。 肺功能室:本科室开展肺功能检查,拥有先进的德国耶格MS-PFT肺功能诊断仪。可进行呼吸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肺弥散功能检查,广泛开展应用于各种气道和肺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前评估。 四、技术特色: 在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真菌病及气管支气管结核)、肺部阻塞性疾病(哮喘及COPD等)、呼吸危重症、肺癌与呼吸系统疾病介入治疗、胸膜疾病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肺部感染性疾病:对急、慢性肺部感染,特殊病原体肺部感染(结核、真菌等),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及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治及抢救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气管镜检及经皮肺穿刺等检查积极寻找病原微生物,倡导抗生素合理使用。对重症肺部感染利用呼吸支持技术争取救治时机,同时合理联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清除痰栓及炎性渗出物,提高成功率。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球囊扩张术疗效显著。 支气管哮喘:诊断上配备先进的肺功能仪,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不典型哮喘早期诊断。极力倡导GINA方案对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哮喘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重症哮喘患者能够及早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及住院平均费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及分级治疗同时,对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制定了分级预防、治疗方案。对重症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多久挽救患者生命。同时坚持长期门诊随诊,采用个体化治疗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控制方案。 呼吸衰竭的诊治:RICU病房的使用,为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采用药物与机械通气相结合、纤支镜技术加强气道管理,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时成功率高。 肺癌的诊治:采用痰脱落细胞学、淋巴结穿刺细胞学及病检,血生化,影像学,支气管镜下BAL、刷片、病检,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学及活检等多项先进技术综合诊断大大提高的确诊率。尤其支气管镜下清理、高频电治疗及全套大气道肿瘤为晚期患者的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五、学科发展规划: 呼吸内科主要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肺心病、哮喘、肺炎、肺癌、气胸、胸腔积液等);对疑难病的诊疗也有较高的水平。力争未来3年实现科室加速发展,提高在省内的影响力,逐渐打造成贵州省呼吸与危重症诊疗基地。 呼吸内科各级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各项软件及硬件设施,不断学习、开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全体同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断进取,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年轻团队。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呼吸内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准则。 我们将尽我所能竭诚为您服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脱胎于一附院消化内科而建立的,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为内科消化专业组,在我省消化界老前辈黄天卫、付国华教授等的带领下,于70年代率先在贵州省开展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于90年代首先在我省开展Olympus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于1997年正式成立消化科。消化科成立后在科室建设、临床、教学、科研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2008年成为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10年成为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贵州省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质控中心,2012年成为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目前消化科有病房、门诊、内镜室、消化疾病研究室等部分,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人才结构合理、诊疗设施完善的现代医学专科。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为独立的临床医疗、科研科室。由病房、门诊、内镜诊疗室等部分组成,病房设床位22张。内镜诊疗室在我院内镜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双气囊小肠镜、C型臂X光机、海博刀治疗系统等先进的内镜诊疗设备。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员筹建成立。科室由病房、血液净化室、腹膜透析室、专科门诊和肾脏病理实验室等几部分组成。编制病床20张,血液透析床61张。先科室有专业医护人员26人:医师9人,主任医师/教授2人、硕士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骨干医师平均年龄不到40岁,富有开拓敬业精神;专业高级技师1人;专业护士1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具有丰富的临床专业整体护理经验。 专业诊疗范围和技术特色: 1.我科主要收治各种原发性 、继发性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各种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小管和间质损伤;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尿路感染;常规开展肾活检术。 2.血透室目前拥有进口透析机61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机2台。常规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单纯超滤、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脂吸附、腹膜透析、腹水浓缩回输、各种组合型血液净化,能为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药物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抢救和治疗。常规开展血液透析各种透析通道的建立,临时和长期深静脉置管、血管内瘘成形术以及血管通路介入治疗等。 3. 风湿病:主要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性疾病。能对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开展早期诊断;对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开展生物靶向治疗,难治性风湿病的免疫吸附治疗,即将开展的细胞生物治疗,使我科的疑难危重风湿病诊疗技术保持一定的先进水平。 4.能开展肾脏移植的术前常规检查,对肾脏移植术后内科药物治疗和随访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成立于2019年,科室现有医生7人,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全日制双证博士2人,硕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目前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收治所有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患者,负责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性腺疾病,痛风,血脂异常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率先在贵州省开展了“DXA检测肌量”及“定量CT检测内脏脂肪面积”这两项新技术、新项目。2021年建立江口县人民医院博士帮扶工作站并签署专科联盟。是贵州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学组组长单位,贵州省康复医学会骨内科专业委员会遵义地区分会主委单位,科室医生学术任职还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I型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成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分会理事,白求恩精神医学会肾上腺学组委员。科室成立有糖尿病足诊疗小组,已建成完整的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足早期筛查及中、晚期治疗体系,联合多学科,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目前科室承担和完成各种科研课题超20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贵州省各项省部级基金项目6项、主持遵义市科技级基金项目4项等,并与国内多家知名医院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内分泌代谢合作研究。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南山班的教学工作。科室医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科室医生获“贵州省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优秀教师”称号,“遵义医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个人优秀三等奖”,“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二等奖”,“内科查房种子选手”称号,“优秀帮扶专家”称号,2022年获“遵义医科大学第一届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编《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医学书籍、《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专家筹建成立。目前有医师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医学硕士1人;本科4人,住院医师均经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室承担省厅级科研项目1项,遵义市校联合基金项目1项,遵义医学院教育改革课题1项,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2项。 专业诊疗范围和技术特色: 一、科室目前开展治疗血液病病种有: 1.贫血类疾病: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2.出凝血类疾病:血友病A/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等; 3.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淋巴系统疾病。 二、诊断上联合目前国内第三方检验平台对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诊断达到MICM分型诊断标准,对疾病进行危险分层分组、个体化治疗。开展了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等诊疗常规;可开展常规化疗,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甲氨蝶呤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对高白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等进行血细胞单采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
综合病房(老年病)设有独立的病房,位于住院楼12楼。该病房共有医护人员21名,其中医生6人(正高1人,医学硕士4人,硕士在读1人),护士14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12人,老年专科护士2人)。门诊位于门诊大厅1楼C区,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坐诊,医疗经验丰富,擅于综合诊治内科各大系统疾病。 综合病房收治的主要人群为老年患者,擅长诊治疾病为:高血压、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道出血、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甲状腺疾病、脑梗死、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骨质疏松症、老年骨关节炎、高脂血症、痛风等。目前医院辅助科室可完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心脏彩超、头颈部动脉CT、冠脉CT、肾动脉CT、高钠试验、四肢血压、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皮质醇、尿蛋白测定等检查,科内开展睡眠呼吸监测,三氧大自血治疗、振动排痰、气压治疗等特色治疗。配备除颤仪1台、足量的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等设备。足以诊疗内科常见疾病,救治多器官衰竭患者,抢救危重病人。 综合病房护理团队熟悉掌握多种健康问题共存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开展老年呼吸功能锻炼、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老年肌少症筛查、奥塔戈运动计划、高血压精细化饮食宣教等老年专科特色护理服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医学科室,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员筹建成立。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创立于1956年,已有60余年历史。目前科室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主治医师。 科室在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疼痛疾病、失眠、肿瘤康复、衰老与老年病等方面颇具特色。门诊规划由中医专家门诊、中西医结合脾胃专科门诊、中西医结合疼痛专科门诊、中医肿瘤专科门诊、针灸推拿门诊等组成。后期治疗区有艾灸室、针刺室、儿童推拿室、中药熏蒸室等,可开展中医食疗指导、耳穴、穴位贴敷、三伏贴、三九贴、艾灸、督脉灸、火罐、刮痧、中药熏洗、中药热奄包、穴位注射、针刺、推拿等治疗项目。 科室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严格按照医疗法规和医疗核心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康复医学是预防、临床、保健、康复中四大医学体系之一,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19年4月成立。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2名。 科室重点开展了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病损及骨折手术后的关节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病损(脊髓损伤、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等的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关节功能牵引、关节松动手法、神经促通技术、平衡功能检测和训练、手功能评定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训练等。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 科室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严格按照医疗法规和医疗核心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们欢迎接受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医疗行为及医疗费用等进行监督。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集医、教、研三位一体,依托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技术力量筹建成立,一附院专家定期于我院坐诊,能规范诊治带状疱疹、疣、脓疱疮、皮肤感染、荨麻疹、皮炎湿疹、手足癣、斑秃、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红斑鳞屑性、血管性、色素性、皮肤附属器、皮肤肿瘤等疾病、及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同时开展有光子嫩肤、果酸换肤、补水保湿、美白嫩肤、无创水光等美容项目。 目前开设有红蓝光治疗室、真菌室、手术室、光疗室、物理治疗室、激光治疗室、过敏原室,拥有国内外先进日本希兰308准分子光疗、德国Mediwiss敏筛过敏原检测仪(可一次性检测20多种常见吸入物、食入物,特异性好,敏感度高)、德国沃曼Waldmann全仓紫外线、英国欧美娜红蓝光、点阵激光、皮肤镜、无针水光(无创、无痛,效果好、恢复快)、中药汽疗仪、真菌检测等国内外先进设备。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一家三级医院,成立于2014年,2019.03.01正式开业。头颈肿瘤科前身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2006.05.20在原附院肿瘤科基础上扩建成肿瘤医院,有头颈、胸部、腹部3个肿瘤专科,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及肿瘤实验。为遵义医科大学“一体两翼六中心”发展需要,2019.03月一附院肿瘤医院成建制整体搬迁至新蒲新区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几十年专科经历及文化传承。在医、教、研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肿瘤放、化疗为主要专科特色,设备先进,拥有2台Synergy加速器,1台大孔径CT模拟机,1台普通模拟机。1台三维后装治疗机。6套放疗计划系统。以及放疗质控设备。 科室人员梯队建设合理,在西南地区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我们将“关注健康,关爱患者”的理念贯穿始终,以爱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 人才队伍: 头颈部肿瘤科目前拥有16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7名,主治医师6名,年轻医生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工作3年以上经历,其中博士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护士团队2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21人。 专科特色: 科室诊疗范围涵盖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儿童肿瘤等病种;开展了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有着较强的诊治能力。拥有6位物理师及10多名放疗技术人员,可以开展三维调强、容积调强、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料。单日放射治疗病人数在150-200人次。科室编制床位88张,开放床位100张,年收治患者2400余人次。多名医生在国内协和、中科院肿瘤医院、上海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放疗中心进修(海外经历3名)。团队有较强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构建了鼻咽癌、脑胶质瘤、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4个亚专业诊疗研究方向,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科室与多个肿瘤医院建立院外医联体合作和院内科间MDT多学科合作方式,开发儿童肿瘤亚专业,恶性黑色素瘤综合治疗,提高规范化诊疗质量,逐步提升学科影响力。 病区开设以病人身心与诊疗相结合的患教中心,进行营养评估、心理筛查、书法绘画干预、功能锻炼、健康知识宣讲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一定的帮助。科室本着“让用生命影响生命、以心灵温暖心灵,抗癌路上我们与你同行”为宗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胸部肿瘤科成立于2006年5月,主要开展胸部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及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等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19年8月由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体搬迁到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胸部肿瘤科现有医师17名,护士20名,其中主任医生4人,副主任医生5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硕士生导师6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人。本科医护人员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地进修学习肿瘤的放疗、化疗及姑息治疗,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医疗科研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学术团队,在西南地区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我们将“关注健康,关爱患者”的理念贯穿始终,以爱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 胸部肿瘤科现有住院病床120张,依托遵医二附医院的先进设备开展胸部肿瘤的三维适形、调强精确放疗及容积调强精确放疗、规范的化学治疗、体腔积液细管闭式引管腔内化疗与体腔热灌注腔内化疗、插植放疗、靶向治疗(肺癌与乳腺癌)、PD-1/L1免疫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等多项治疗技术,实施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开展肿瘤规范治疗、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延长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 胸部肿瘤科每年除承担大学本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肿瘤学硕士生培养,目前就读的统招研究生有15名,已毕业的研究生有20名。 胸部肿瘤科正在进行研究的科研课题有15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3项,拥有科研经费200万余元;历年来在国家级与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累计100篇,其中SCI收录15篇;2012年获遵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6年和2019年分别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
遵义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立于2006年,腹部肿瘤科是肿瘤医院主要临床科室之一。2019年9月并入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科室现有医师14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主治博士1人,住院医师1名,其中医学硕士13人;护士17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11名、其中硕士1名、本科14名、大专2名。科室设置床位100张,开展以“放射、化疗、靶向、免疫”为主要手段的腹部肿瘤综合治疗。收治的病种主要为: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腹部肿瘤。 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骨干人员曾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中心、中山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修;每年轮流选派医师参加国内大型肿瘤学术会议,以熟知国内外肿瘤治疗与研究进展,把握学术动态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同时选送年轻医师到国内国外进修学习。坚持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原则,开展规范化治疗,建立了我科的特色治疗:适形调强与普放相结合,优化宫颈癌的后装治疗,肿瘤插值治疗、腹腔灌注化疗等。护理团队开展PICC盲穿术,超声引导下上臂植入PICC及输液港的维护技术等。为保障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疗效,开展了臭氧阴道冲洗技术。 科室已完成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及省厅级课题两项、在研院级课题多项。科室带头人是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贵州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常委、泛珠江区域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执行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进一步提升了我科于省内外的知名度。 科室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严格按照医疗法规和医疗核心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2019年,是一家以急救创伤及肿瘤为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20年,历经两年的发展,新生儿专业日渐成熟,为遵义市新蒲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立了设备较为完善的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及恢复区,拥有先进的新生儿抢救设备及一批热爱新生儿事业、梯队结构合理的医护队伍,并且外聘了前贵州省新生儿学组组长曹云涛教授指导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依托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先进的医疗诊治设备和检测手段,成为主要以救治危重病例、 早产儿为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 在新蒲新区开展了新生儿呼吸支持、新生儿密闭式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肠内/外营养管理、极早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救治管理、规范性治疗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高危儿随访等方面的救治工作。护理方面:开展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PICC置管、新生儿抚触,早产儿鸟巢式护理及新生儿鸟巢式沐浴,缓解新生儿侵入性操作致疼痛的研究,实施新生儿整体护理。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团队(MDT)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已开展产科新生儿复苏急救,耳鼻喉科新生儿听力筛查及随访,眼科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及随访。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成立于2019年,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科室。现有医务人员32人(医师18人,护士13人,技师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均为知名专家),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7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比例为56%;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现科室有固定床位38张,其中独立抢救单元6张。 目前开展了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床旁血液净化、动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骨髓腔输液、清醒/睡眠视频脑电图、过敏源测试、皮肤点刺试验、流式细胞术等多种实用技术等,在儿童呼吸、重症、神经内分泌及过敏等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救治严重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重型手足口病、重症肺炎、哮喘持续状态或严重婴儿喘息、急性颅内高压、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持续状态、各种中毒或意外伤害等疾病。 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力争做到省内一流儿科,并以我们的热心、关心、爱心及耐心,让家属及患儿舒心、放心、安心、欢心。
科室概况: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一家三级医院,成立于2014年。骨科属院内重点学科。 以关注贵州人民健康为初心,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应运而生,科室内所有专家均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抽调,拥有高超的手术技巧。科室内人才集中,仪器、设备先进,在西南地区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我们将“关注健康,关爱患者”的理念贯穿始终,以爱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 人才队伍: 骨科目前拥有14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所有医生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 主任医师/教授 廖文波(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院长)、曹广如、瓦庆德(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孔维军、陈太勇、范青洪、吴兴凯 主治医师 方琴、谌伦杰、付智慧、张敏波 住院医师 周大勋、杜迁、谭先昱 专科特色: 骨科所有工作人员均由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的专家中抽调。以治疗脊柱脊髓与四肢关节疾病为专科特长,包括颈椎病、颈椎骨折及脊髓损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四肢和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骨肿瘤、骨转移瘤、脊柱畸形矫形及脊柱结核等各种疾病,其中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结核、膝关节韧带重建、脊柱四肢骨折、肩袖损伤等疾病走在西南地区前沿,在国内拥有一流的手术水平。目前已开展了多项高难度脊柱手术技术,如:全脊椎切除矫形治疗严重僵硬脊柱畸形术,严重脊柱椎管狭窄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多节段复杂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柱重建术,显微镜辅助下椎管内肿瘤摘除术,脊柱骨折经椎管减压、椎体内植骨成形内固定术,陈旧性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联合后路固定融合术等。同时,我科以脊柱微创手术为特色,经皮全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或后路经皮全内镜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胸腔镜技术辅助小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KP),微创经皮置钉脊柱内固定术,侧路、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微创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术等。于国内首创应用前路经皮经椎体全内镜技术治疗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经皮全内镜技术治疗上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其脊柱内镜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仪器设备: 术中透视用C臂,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仪,Joimax及Stones脊柱内镜微创系统,康美林费泰克关节镜系统,超声骨刀,美敦力高速磨钻,腰椎微创使用的quadrant通道,显微镜等精密的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全面性在贵州省内优势尽显,为手术的安全及质量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学科带头人和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一体的科室。 全科现在有医生10人,其中正高1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研究生6人,本科生4人;护理人员1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6人。 住院床位44张,其中抢救床位6张,单人间4张,无障碍病房2张,双人间8张,3人间24张。配有先进的心电监护、中心供氧、床旁传呼等实施以及优雅的病房环境,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将紧跟国际、国内前沿医疗技术,不断致力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及腹腔镜微创团队的建设。对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有力的健康保障。 技术力量:学科带头人杨雪峰主任医师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精湛,独立完成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1000余例,并多次荣获大中华结直肠腹腔镜比赛贵州赛区一等奖,西南区腹腔镜结直肠比赛一等奖,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手术云贵渝赛区第一名等奖励,全国腹腔镜结直肠癌比赛获结直肠癌手术达人奖;学科带头人为全国腹腔镜青委委员、贵州省普通外科中西医结合委员。 器械设备:科室拥有3D腹腔镜1台、高清腹腔镜等高端设备2台、肛瘘镜1台以及医院配备数字化杂交手术室等,能完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手术转播。 临床工作特色: 以“胃癌根治手术、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及减重手术”为主要手段的胃、结直肠肿瘤、代谢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收治的病种主要为: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代谢性疾病、便秘等。 1.结、直肠癌的治疗 我们开展了腹腔镜结肠癌、直肠癌、胃癌根治手术(即:微创手术),腹腔镜直肠脱垂微创手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开放的结肠癌、直肠癌、胃癌根治手术(包括联合脏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肿瘤的切除等,有丰富经验。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我科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合作,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2.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我们开展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针对代谢性疾病及肥胖症,明显改善代谢性疾病问题,同时控制体重,个体化治疗,为该类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与治疗。 3.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我们开展了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手术。针对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我们开展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4.长期慢性便秘患者治疗 对于长期便秘患者,经正规治疗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我科可根据情况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还包括成人巨结肠、继发性巨结肠、结肠冗长症、结肠无力等。手术方式行次全结肠切除或全结肠切除等方式。 5.其他腹腔镜手术 我们还应用腹腔镜开展了腹腔镜腹腔探查、阑尾切除、消化道穿孔、肠粘连松解等手术,疗效较传统手术疗效明显。 6.擅长诊治痔、肛瘘、肛周脓肿、对肛肠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对环状痔、复杂性肛瘘、慢性肛裂、直肠脱垂、便秘、结直肠炎以及肛肠疑难疾病的诊治,擅长直肠脱垂、便秘、痔的微创手术。 7.我科结合了多学科力量、技术、设施(内科、介入、内镜、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对消化道急、重、危和疑难病人的治疗及抢救提供了保障,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及有效的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研: 目前承担科研课题2项,科室医护共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9篇,SCI收录6篇,其余为省级期刊。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目前科室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其中1名副主任医师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肝胆外科引进的博士,其他的均原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培养、成长的技术骨干力量。 目前,科室拥有3D电子腹腔镜、高清电子腹腔镜系统、胆道镜系统、电外科能量平台手术系统、CUSA超声吸引装置系统、ERBE电工作站以及奥林巴斯十二指肠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可全方位的开展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及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高效、安全、优质、全面的就医服务。 肝胆胰外科团队能开展的业务有: 一、开腹手术: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胆肠吻合术;胆囊癌根治术;胆管癌根治术;肝脓肿引流术;肝脏肿瘤及占位的精准肝叶(段)切除术;半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胰体尾切除术;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手术;巨脾切除术;门脉高压断流术及肝、胆、胰、脾外伤等各种手术。 二、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腹腔镜胆肠吻合术;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腹腔镜精准肝叶(段)切除、半肝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腹腔镜门奇断流术等肝胆胰外科疾病的各种微创手术手术。 三、十二指肠镜(ERCP):包括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下段狭窄、组织活检及其他良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治。 科室拟着重选择在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及胆管结石及其他良恶性胆道疾病的内镜治疗方面,开展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围绕这两个主线,并从与此有关的科研及临床这两方面进行更深入地发展与规划,进一步提升科室的综合实力,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配置了国内最先进 Leica m530 HX显微镜、 Karl stroz to200EN神经内镜、神经外科超声吸引系统、神经导航系统、进口蛇牌GN160双极电凝、Mayfield手术头架及牵引系统、Metron|c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系统及颅内压监测系统等国内先进设备,具有智慧型网络数字化病房45张床位。能开展所有颅内及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其中对于颅内岩斜区、枕大孔区、以及脑干、窦镰旁肿瘤的手术治疗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率先对部分神经功能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开展手术治疗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对颅脑及脊髓先天性畸形,部分颅内及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在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颅脑损伤上具有多年临床经验。 特色技术 1.颅底及脑干肿瘤、脊髓肿瘤、窦镰脑肿瘤及颅脑深部肿瘤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目前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2率先在省内开展的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功能性疾病如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微创治疗; 3在各种类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的急救及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期治疗及早期的康复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4颅内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5颅脑脊髓先天性畸形如脑积水、颅底畸形、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脊柱裂、脊髓栓系的手术治疗; 6神经内镜下的颅底及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 7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神经内镜、神经导航及神经电生理监护、超声吸引系统等设备,以微创为基本理念,能满足神经外科临床需要。 学科规划 神经外科以解决颅脑创伤及脑出血等常见多发病为主,加强与基层医院转诊会诊,合作发展,共同提高本地区神经重症诊治水平;以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为特色,改善服务态度,多学科协作加强脑卒中防控水平;加强功能神经外科发展,切实解决患者疾患;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提高本地区高难度脑干、颅底及脊髓肿瘤诊治水平,加强科间合作攻关,进一步提高功能神经外科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氏病等的外科治疗水平;教书育人,为本地区培养更多医术、医德良好的神经外科医生。
胸心血管外科作为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支撑学科,是由胸心外科知名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徐刚主任医师创建,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外科分会主委单位,贵州省胸心血管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常委单位,以医疗、教学、科研并重为发展理念,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科室现有医师9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主治医师6人,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6人;护理人员20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2人,护士1人,硕士学历1人。病区开放床位45张,科室配备了诊疗所需的专业设备(如:体外循环机、胸腔镜、超声刀、高频电刀、射频凝闭刀、雷键激光治疗仪、纤维支气管镜、ECMO、IABP、动脉血气分析仪、脑氧监测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常规开展胸心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手术及专科护理。 自2019年3月1日开诊以来,已常规开展的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胸腔镜手术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袖式肺叶切除术、气管重建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廓重建术、肋骨及胸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矫治术、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返流的微创外科治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缝扎)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缩窄性心包炎心包部分剥脱术、心脏裂伤修补术等。 科室已发展成为以胸心血管外科疾病微创化治疗、单孔胸腔镜手术及围术期快速康复为特色的综合专科,年门诊量近万人次,年手术量近1000台次,微创手术占比达90%以上。临床医疗采取专科诊疗与多学科协作(MDT)相结合的模式,聘请知名专家为MDT团队成员,能够及时为专科疾病的合理诊疗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通过科普健康知识和全程规范化管理,“胸中有术”的专家团队可以让每一位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都 “心中有数”,让每一位患者面对病魔时都不再恐慌,不再迷茫,及时得到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和个体化的合理治疗。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现有医师专业技术人员6人,护士12人。其中医师中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5人。科室具有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手外科、周围神经血管外科、皮肤软组织肿瘤外科、慢性创面修复亚专业。 科室业务有: 整形外科:采用多种方式治疗创面(负压吸引、干细胞治疗、皮瓣外科、植皮等);乳房再造、鼻翼再造等器官再造;复杂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比如颅颌面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胸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的修复与重建;先天及后天唇腭裂畸形、眼鼻畸形、耳畸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手足部畸形(并指(趾)畸形、多指(趾)畸形、海豹手、镜影手等畸形)及尿道下裂等畸形的诊治。 烧伤外科:大面积烧伤的救治,烧伤创面的综合治疗,各种瘢痕的分期防治; 显微手外科:各种复杂断(肢)指再植、手指再造等,手部畸形的诊治,腕关节疾病诊治,腕骨骨折以及脱位的治疗。 周围神经血管外科:采用激光微创腔内成形技术、硬化注射等综合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综合治疗血管瘤以及血管畸形,运用骨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下肢严重缺血性疾病。臂丛神经疾病:神经鞘瘤、神经瘤、肘管综合症、腕管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卡压或损伤等周围神经疾病或损伤的诊断治疗。 慢性创面修复外科:褥疮、下肢慢性溃疡、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的综合治疗。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是集医、教、研三位一体,按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成的特色专科,我院眼科将依托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暨贵州省眼科医院)的技术力量,以一流专家、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环境及一流服务为广大群众眼部健康保驾护航。 一、人员情况 眼科现有医生10人,其中博士2人(其中1人在读),硕士5人(其中1人在读);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高级验光师3人,国家级角膜塑形镜验配师1人,中共党员9人。 二、设备情况 眼科为黔北地区唯一拥有德国阿玛仕近视激光治疗系统;德国海德堡血管OCT,英国欧宝激光眼底照相系统等国际最先进设备的医院,眼科还拥有美国爱尔康Centurion超乳机,玻切超乳一体机,德国海德堡眼底荧光成像系统,日本多美眼视光检查系统,法国光太微脉冲激光治疗系统等价值逾两千万的国际先进检查及治疗设备; 三、环境情况 眼科有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设有专家诊室1间,普通诊室1间,儿童诊室1间,各种检查治疗室十余间,能开展眼科各种检查及激光治疗。 四、公益情况 1、白内障重大疾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能为符合条件的新农合患者免费施行白内障手术; 2、遵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协会成员,免费为广大儿童青少年行视力筛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五、工作开展情况 1、Smart近视激光治疗:50度-800度近视;50度-600度散光;50度-600度远视; 2、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白内障相关其他手术; 3、各类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及激光治疗; 4、各种类型斜视及眼球震颤手术及治疗; 5、各种眼整形手术:如重睑、上睑下垂等; 6、各类型眼外伤; 7、各种类型泪道疾病; 8、眼表疾病:如翼状胬肉、内翻倒睫、眼睑肿物切除等; 9、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10、眼眶病及眼肿瘤等。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依托遵义医科大学麻醉系全国知名的学科实力,将建设成为贵州省首家拥有先进杂交和数字化手术间、实现高度信息化的手术室。同时配备一流专家队伍,共有医护人员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7入),将陆续开放手术台32张,承担院内所有手术麻醉工作。 开展业务: 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甲乳外科、胸心外科、脊柱外科、四肢关节外科、整形外科、小儿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以及各种急诊手术的麻醉。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以舒适无痛、微创和移植作为特色发展方向,并大力开展三、四级手术,将成立贵州省气道培训基地和舒适无痛中心,同时开展无痛检查和无痛门诊手术、可视化无创纤支镜插管、麻醉手术超声、自体血液回收及去白细胞技术、小儿七氟醚全凭吸入、无痛腔镜技术等新技术和新项目。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组建于2019年3月1日,是集临床诊疗、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医疗保健为一体,拥有先进设备、丰富诊疗经验的临床科室,开放床位40余张。 专科特色: 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耳显微镜下中耳、内耳相关疾病的精准治疗;耳内镜下外耳、中耳的微创手术治疗;嗓音疾病分析与治疗;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及遗传咨询;BPPV(耳石症)的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无创治疗;耳聋、耳鸣、过敏性鼻炎、眩晕的规范化治疗;听觉装置(助听器)验配/调试/使用咨询指导;听觉康复效果评估及指导;耳健康咨询指导服务等。 开展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微创手术;显微镜下咽、喉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精准切除术;成人及小儿鼾症等离子消融治疗;电子喉镜下喉良性肿瘤摘除术以及鼻窦炎、中耳炎、咽喉炎、颈部包块、喉肿瘤、鼻腔-鼻窦肿瘤、鼻内镜颅底手术等方面的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高水平、富有人文关怀的临床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提高患者康复后生活质量。
遵义医科大学二附院妇科在教学、科研、临床诊疗方面均继承和发扬了原大连医学院及一附院的优良传统,以妇科肿瘤、普通妇科、盆底疾病、私密整复为主要诊治方向,充分发展微创化、规范化技术,个体化治疗。日常工作:可进行各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如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科室的特色服务是能进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妇科肿瘤分期手术,妇科肿瘤超选择动脉介入治疗,宫腔镜子宫畸形矫正术、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植入胎盘组织切除术,复杂尿瘘修补术、子宫腺肌病硬化治疗、子宫体肌壁大部分切除及子宫成形术,经阴道盆底疾病修复重建整形术、漏斗韧带或骶棘韧带悬吊术、腹腔镜阴道成形术、子宫或阴道悬吊术、私密整形等特色手术。对妇科肿瘤临床流行病学、宫颈癌筛查技术方法、老年妇科疾病、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均有较深研究。 特色项目:生殖微创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的生殖微创重点以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治,女性不孕症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方法为特色。并通过妊娠指导,使"不育者能育,能育者优育"。目前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女性不孕症诊治,生殖系统炎症治疗,生殖健康及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等,子宫因素不孕的宫/腹腔镜联合微创检查和手术治疗,以先进的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宗旨,为众多的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
介入诊疗技术与传统外科、内科组成了现代临床医疗 的三大诊疗体系,以“微创、高效、可重复性强、副作用和 并发症轻”为特点,以与其他学科交叉为特征。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是以肿瘤介入、急诊介入、血管性疾病介入为三大支柱,其他介入技术兼顾的综合型学科。 科室拥有医护专业术人员共22人,医师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 3 人;护理人员12人,影像技术人员2人。肿瘤介入以血管 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两条腿”走路的综合治疗方式为特点,充分发 挥微创+微创的优势,为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急诊介入与医院重点发展急诊抢救专业相互配合,发挥介入在急诊抢救中的微创、 迅速止血优势,使介入成为医院危急症患者快速应对抢救体系中的重 要一环。血管性疾病介入为中远期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努力建设一 个省内领先、西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血管性疾病诊疗中心。 特色诊疗项目包括: 1、肿瘤微创介入诊疗:(1)全身各部位的病变穿刺活检;(2)良恶性肿瘤血管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治疗;(3)肿瘤及并发症的非血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化学消融,体腔热灌注, 胆道支架、食道支架、气管支架,放射性粒子植入,腹腔神经丛阻滞。 涉及到疾病主要包括: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宫颈癌,肝血 管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梗阻性黄疸。 2、急诊介入:(1)出血性疾病栓塞治疗:外伤内脏出血、医源性出血、产后出血;(2)急性动静脉栓塞: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肢体 静脉血栓及肺栓塞;(3)感染性疾病:急性胆道感染术前引流、脓肿 引流。 3、血管性疾病介入:动静脉血栓、血管狭窄及闭塞性疾病,动 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腔内及杂交手术治疗。 4、其他疾病及介入技术:(1)肝硬化脾亢综合治疗:部分性脾 栓塞、Tips、胃底静脉栓塞;(2)子宫输卵管性不孕、男性精索静脉 曲张;(3)经鼻空肠营养管植入;(4)骨水泥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 (5)囊肿、脓肿的引流及硬化治疗。
遵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与管理中心筹建于2017年1月,在市委、市政府、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为期2年的精心筹备,与2019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将成为全省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的一流健康体检与管理中心,争取打造成西南三省一流的健康管理及体检中心。我中心依托遵义医科大及其第一附属医院雄厚的专业背景、专业技能、专业设施,力争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体检服务。 健康体检与管理中心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分为候检大厅、体检、就餐及办公等区域。中心环境幽雅,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每日最多可完成体检人数近500人。 中心除包含基本的体检项目如临床检查、采血化验、影像学、基本仪器检查外,将引入更多、更好、创伤小、甚至无创伤的高端体检项目例如肿瘤易感基因筛查、PET-MRI等为更多的群体服务。同时在完成空腹采血、B超检查等项目后,还为受检者提供丰富的营养早餐。 本中心目前拥有贵州省一流的仪器Force开源CT,本CT是西门子公司研发的最新一代双源CT,它采用全球独创的双球管、双探测器结构,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辐射剂量低等特点,临床应用领域广泛,在全身各部位的无创成像方面开创了高端CT应用的新纪元,尤其在心脏冠脉成像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操作便捷、安全无创和绿色环保引领着业内的标杆和典范。中心还引入了低剂量CT,该CT在全球率先获得FDA认证,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CT筛查检出更多更早期肺癌,减少肺癌病死率及提高5年甚至10年生存率。 健康体检管理中心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了多种根据年龄、性别、工种及自我需求的个性化的体检套餐,方便受检者选择,切实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特需体检人群设立了特需体检区域,一站式的引导式服务大大的节约了体检群体的时间,以专业、独一的服务为体检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中心最大的特色在于拟为每位受检者建立永久性计算机管理体检档案,并提供检后跟踪服务,受检者足不出户即可登录健康体检中心网站进行查询和在线咨询。健康指导软件根据受检者的体检结果及实际情况及时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 遵义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与管理中心将坚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宗旨,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科学、专业、可靠、方便的健康管理与体检服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前身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区,肿瘤医院是贵州省内最早开展肿瘤教学、肿瘤放射治疗和肿瘤内科治疗的医疗单位,拥有头颈部肿瘤科、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肿瘤教研室,和肿瘤放射治疗科,床位300余张,是黔北地区设施最齐全、力量最强大的肿瘤防治、教学、科研基地之一,长期承担肿瘤防治、教学、科研等工作。 肿瘤放射治疗科下设肿瘤放射治疗物理室、计划室、加速器治疗室、CT-SIM室、模拟定位室、近距离治疗室、模具室、资料室等。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物理师6人,维修工程师1人,放射治疗技师12人,护士1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1人;硕士2人,其余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科室带头人是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射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放射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放射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西部放疗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西部放疗协会放射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贵州省抗癌协会放射物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进一步提升了我科于省内外的知名度。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每年选送年轻物理师、技师到国内外先进放疗机构进修学习,多人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地研修。选派相应人员参加国内大型肿瘤放疗学术会议,以熟知国内外肿瘤放疗与研究进展,把握学术动态、提高临床放疗水平。 科室目前拥有两台先进的直线加速器Elekta Synergy,带有容积成像系统(XVI)、电子影像射野系统(EPID)、0.5cm厚的多叶光栅(MLC)等。还配置了Nucletron SIMULIX-HQ模拟定位机,Nucletron 18通道遥控后装治疗机,Philips Brilliance CT Big Bore大孔径CT-SIM,Philips Pinnacle3、Elekta Monaco5.11、Oncentra4.3三维放疗计划系统,三维剂量验证系统(Sun Nuclear ArcCheck),二维剂量验证系统(iBA MatriXX),四维CT图像采集技术(Symmetry),PTV剂量仪、电离室、井型电离室,Sun Nuclear剂量仪、电离室、三维圆水箱、晨检仪等,为我院放疗剂量的准确性、放疗位置的精准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室目前可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容积调强旋转治疗(VMAT)、4D呼吸门控引导下的大分割剂量照射(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或SRT)、3D后装放疗等高精尖放疗技术。 先进的放疗设备、优良的人员结构,提升了我院肿瘤综合治疗水平,为广大的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成立于2019年3月,是集供血、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主要承担储血、配血、发血、临床输血咨询与会诊、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等各项医疗任务,保证临床医疗用血安全。 输血科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负责对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和血液储存,对输血疗效与风险进行评估,对输血反应进行实验室检测、监测和评估,并在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对全院临床用血进行管理、指导、培训和督导检查。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主管技师2名、技师8名;在读硕士2名,本科8名;年龄均在40岁以下,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 科室现设有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血清学实验室、自体血采集室等,房屋面积3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强生全自动配血及血型分析仪1台,血栓弹力图仪1台,储血冰箱8台、标本冰箱2台、试剂冰箱1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1台、血清学离心机2台、孵育器2台,贝索血库专用离心机2台,大型低速离心机1台、显微镜1台、热合机2台。 输血科全面实行了血液信息化管理,对储血冰箱实施24小时不间断温度监控,24小时提供全院临床手术、治疗及抢救用血,建立用血绿色通道,完善血液应急预案。供应临床的血液成分有: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等。积极推行成分输血,医院成分输血率为100%。积极参与全院临床科室的疑难用血病例会诊,指导和监督临床科室合理用血。开展的血型血清学实验包括输血相容性检测(微柱凝胶法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交叉配血、红细胞抗体筛选试验);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病实验诊断;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参加国家卫健委及贵州省卫健委的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秀,综合检验能力达省内先进水平。 科室还承担了遵义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医学院学生的临床输血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输血科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合理用血持续改进、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学研究,血栓弹力图诊断方法应用研究等。近3年,科室在国家级医学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5篇。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药学服务部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博士1人,硕士11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7.3%。 在医疗服务方面,科室配备了全自动发药机、单剂量包药机、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开展多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为患者个体化方案制定提供药学建议。配备了6名临床药师,包括呼吸内科专业、肿瘤专业、抗凝专业、消化专业等方向,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的药事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 科室一直重视教学科研能力建设,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2项)、省厅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获批经费93万元。编制省级“十四五”规划1项。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1区13篇),单篇影响因子12.545。 科室也重视科室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临床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关心患者之所急,不断提高药师的岗位技能,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拥有成熟人才梯队的学科,病理学是联系临床和基础医学之间最紧密的桥梁。病理诊断的实质是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诊断,这是目前公认的疾病诊断手段中最可靠的定性诊断,即“金标准”。科室目前在消化病理诊断、乳腺病理诊断等专业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现有三级教授1人,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医师共4人,技术人员共4人。 科室设有病理取材室、病理诊断室、病理技术室、免疫组化室、分子病理室、细胞病理室、病理档案室等。开展的业务包括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诊断,细胞病理学检查与诊断(包括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并预计下一步开展分子病理学检查与诊断、特殊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与诊断。
心电图是临床常规的必备辅助检查项目之一,是健康体检的主要检查项目。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承担了全院门诊、急诊、住院病人和体检科的心电图检查工作,同时还担负遵义医科大学心电图理论教学、实习、见习生带教和遵义市新浦新区基层执业医师心电图诊断专项培训工作。对各种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塞、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能即时准确诊断,不断地为日常心电诊疗提供更丰富而准确的心电信息,使诊断技术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目前科室现有心电图技术人员9名,正高级2名(含特聘教授1名)、中级3名、初级4名,其中医学硕士5名(在读3名)。科室人员除能掌握一般的心电图常规外,还能将本学科与临床知识紧密结合,并能把握国内心电图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及诊断技能,以求为临床上提供真实的、适用的、可靠的诊断依据。 科室拥有最先进的无创心电、血压、心功能检测系列设备,包括同步12、18导联心电图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动态血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及运动负荷心电图仪,能进行各项心电图及血压检查。 科室全体工作人员本着“患者至上,优质服务”的原则,竭诚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医疗制度健全并严格实行,为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保证。 心电图科联系电话:0851-27596116、17785258233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是以超声诊断为主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声医学科室。科室设备先进、齐全,并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科室有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1台,能够开展腹部、心血管、妇产科、浅表器官等超声检查。 科室共有医师10名,其中副高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7名,在科室负责人的带领下,科室坚持每月进行科内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及漏误诊病例随访,以此来提高了科室医生临床思维能力及超声诊断水平。 在医院领导及科主任的带领下,全体科室成员认真贯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超声工作规章制度,严格把关超声检查质量控制,为临床服务、为病人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临床紧密结合,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科研、教学工作齐头并重。 欢迎广大患者来到科室进行超声诊断检查,我们将以精堪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竭诚为各位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现有职工12人:含医师4人、技师7人、护士1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影像科医技护人员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科室医疗制度健全,能够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保证。 医学影像科医疗设备先进齐全,拥有美国GE3.0T磁共振、德国西门子1.5T磁共振,德国西门子双源Force CT、西门子128排螺旋CT,美国GE乳腺钼靶、GE数字胃肠机、德国西门子DR等,其中西门子双源Force CT为全球最先进的高端螺旋CT。医学影像科除能够保证临床各专业常规检查需求外,还开展全身各部位血管成像(CTA、CTV)、低剂量CT肺癌筛查、MR功能成像、胎儿磁共振诊疗等先进诊疗项目。影像科PACS系统容量大、功能全,能提供远程会诊和被会诊服务。 目前我科开展的主要新技术有: (一)双源Force CT检查临床应用 1、超低辐射剂量:以一张X线片的辐射剂量完成胸部CT检查,是真正的 “绿色” CT 。 2、一站式炫速扫描:Force CT 73.7cm/s的Turbo Flash模式,0.13秒扫全心脏、0.4秒完成全肺、0.5秒完成全腹、0.6秒完成头颈心血管CTA同时成像、0.8秒完成全身血管CTA同时成像,从此呼吸指令不再需要。1秒钟一站式全身成像,彻底告别全身CT扫描憋气时代。 3、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由于扫描速度快,在0.13秒内即可完成对心脏的数据采集,因而消除了心脏搏动、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适用于心率较快及心律不齐患者。 4、双能量CT成像:可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份,显示肺组织血流灌注及通气状态,能显著提高诊断肺栓塞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双能量成像可作心肌缺血评价、软组织成份鉴别、显示肌腱和韧带、判定血栓的性质、肺小结节分析、肺癌的早期诊断、肾上腺腺瘤的诊断、肝脏肿瘤疗效检测等。 (二)3.0T超高场MRI新技术在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 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Bold-fMRI)在神经精神疾病的应用研究。 2、扩散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峰度成像(DKI))在脑肿瘤、脑血管病、缺血性脑损伤、肝脏及盆腔病变中的应用。 3、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脑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4、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尤其是脑血管畸形、脑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 5、灌注加权成像(ASL、DSC)及磁化传递成像在神经精神疾病(抑郁症、癫痫等)的研究。 6、磁共振水成像(MRCP、MRU)在胆道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等。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现设有临床基础检验检验组、临检血液检验组、临床生化检验组、临床免疫检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组、临床分子检验组及临床急诊检验组7个专业组,实验室占地面积约2800m2。检验科设备先进,拥有Beckman Coulter POWER PROCESSOR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Sysmex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化学发光仪器Roche Cobas e-602、Roche 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仪、美国BD流式细胞仪CantoII、 Roche Z480荧光定量PCR仪、彩色骨髓图象分析仪等大型先进设备及若干组成设备,拥有较完善的LIS系统。可为临床诊断、抢救、治疗以及康复、预防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检验信息和依据。 检验科现有职工1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15人。所有职工均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多年。开业初期,检验科计划按照6s管理模式运行,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和完善,逐步通过ISO15189质量认证。 目前健康科开展:生化系列、血脂系列、酶系列、肿瘤系列、内分泌系列、肾功早期损伤、甲功系列、性病系列、细菌培养等。除正常开展三大常规、血凝、血液细胞学、血液疾病的诊断,各种体液的检测分析,免疫蛋白、免疫抗原抗体的检验分析,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院内感染监测工作,各种性病原体的检测分析,肝功能、肝纤、肾功能、脂类、酶类、心梗、电解质等生化检验工作外,还开展了内分泌激素的定量检测,各种肿瘤、代谢标志物的定量检测;血气分析,乙肝、丙肝、结核、支原体基因定性、定量分析等检测项目近400项。 科室的绝大部分检验项目已基本实现自动化,并逐步向高端网络化、信息化迈进,能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捷、更准确的诊断数据。 我们承诺:在确保检验结果快速、准确、方便的同时, 将以一流的检验仪器设备,一流的检验专业技术,力求让每一位患者享受最优化的检验服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秉承优良传统,拥有现代化医疗设备和科学管理体系。目前下设有:核医学科甲状腺疾病门诊、双探头SPECT-CT检查室、骨密度检查室、甲状腺功能检查室,放射性核素治疗室,二期拟将开设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购置PET-MR等等。 一、核医学科甲状腺门诊以及放射性核素治疗 秉承于1969年就开始开设的甲状腺专科门诊历史,我科甲状腺疾病诊治尤其是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解除了广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亢患者的痛苦,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得到患者高度评价和认可。我科目前常规开展甲亢(又称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等)、甲减(自身免疫性、术后、131碘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分化型甲状腺癌、亚临床甲状腺疾病(亚临床型甲亢、甲减)、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甲状腺疾病诊治等等,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与肿瘤医院、甲乳外科、内分泌科、检验科、影像科、介入科等等其他科室友好合作,团结协作,取得更大的成绩,给病人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诊疗服务。目前,我科已开展的核素治疗项目还有: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核素89锶(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癌骨痛、125碘籽原治疗恶性肿瘤等云克(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Graves眼病等。 二、SPECT-CT检查室 我科引进目前最先进的美国GE公司 Discovery NM/CT 670双探头SPECT-CT一台,可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可比X线提前3~6个月)、肾功能显像、甲状腺显像、肝胆动态显像及心肌灌注显像等等,能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监测重要脏器的功能、代谢,为临床决策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 三、骨密度检查室 骨质疏松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诊断和治疗已经刻不容缓。我科引进的法国MEDILINK公司最先进MEDIX DR数字化全身骨密度仪,这是一款直接数字化CZT(镉锌碲)骨密度仪,技术先进,性能优异,精度极高,能为广大骨质疏松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查平台,并且联合内分泌科、检验科等尽早为患者解除骨质疏松带来的痛苦。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于2019年3月正式建科,经过近3年的发展和积淀,伴随着全国急诊事业的蓬勃发展,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急诊科设置有院前急救、急诊诊室、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是一个专业设备完整、人才队伍基本完整、技术特色和优势明显,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它是一所能够立即开展各种急危重症抢救工作同时具备住院病房的“一站式”救治中心。 急诊科现有医护人员46名,人员梯队合理。医生17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4名;硕士研究生2名,其余为大学本科学历。护理人员30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18名,护士11名。 科室配备有创呼吸机4台,转运呼吸机3台,无创呼吸机2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51台、全自动洗胃机2台、心脏电除颤仪2台、床旁灌流机1台、心肺复苏机2台、可视喉镜5台 ,复温治疗设备1台、输液泵2台、微量注射泵10台、血气分析仪1台,快速床旁检测仪(POCT)1台,有创动态血压/静脉压监测2台,心电图机1台,无创心输出仪1台。 按照我国院外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ICU救治的急诊发展模式 ,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近年来,随着医院的逐步发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等也在陆续积极筹备及创建中。开展了胸痛 、卒中、消化道出血、急腹症、高危孕产妇、老年疾病、交通事故等多个绿色通道;开展了心脏临时起搏器、骨髓腔输液技术、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动脉鞘管深静脉置管术、可视下气管插管术、危重病人的呼吸机治疗等。 急诊科以一流的急救技术造福一方百姓,年急诊接诊达7万多人次 ,年均抢救患者约5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三,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有效树立了急诊的品牌形象。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9年3月1日,集成了先进的危重症抢救和治疗设备,旨在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救治。 重症医学科位于医院住院大楼三楼,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分为A、B两个区域,共设置床位41张,一期拟开放床位20张,其中正负压病房3间,感染隔离病房1间。目前在岗医师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1人。护士在岗人员20余人,均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科室目前配备有德尔格吊塔系统、太阳龙吊塔系统、中央监护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等能完成患者的全程数字化监控。同时配备先进的呼吸机(迈科维及德尔格)、床旁血液净化器(费森尤斯)、容量反馈性床旁血液净化器(君肯)、双重血浆分离血液净化仪(德国MARS)、高流量湿化氧疗仪(费雪派克)、体外膜氧合装置(ECMO,Sorin)、飞利浦CX50彩色超声机、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潘太克斯)、亚低温治疗仪、抗血栓压力泵治疗仪、震动排痰仪(背心式)、脑功能检测仪、脉搏指示有创心功能监测仪(PICCO)、无创心功能检测仪(NICCO)、床旁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测仪、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可视喉镜、转运呼吸机等设备和仪器。能够做到对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监护,同时能做到对心、肺、肝、肾的替代或辅助治疗,为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病种有:呼吸心跳骤停,各种类型休克,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哮喘,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各种大出血,严重创伤、多发伤,各种术前术后高危患者,急性重症肌无力,重症感染,DIC,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象,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高渗性昏迷,MODS,危重孕产妇,各种类型中毒等等。